3076 字
15 分钟
加载中...
0x05-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单选(401-500)

Q1. Tracert命令的作用是()。

答案:用于测试网络连接的路径

Q2. Snort是一个轻量级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它主要执行()。

答案:基于规则的检测

Q3. ()不是恶意代码的典型特征。

答案:需要用户授权才能执行

Q4. 主引导记录MBR分区表中,每个分区通常使用()字节来存储分区信息。

答案:16

Q5. Cookie 窃取通常发生在()的环节

答案:用户浏览网站时

Q6. 在信息系统安全领域,()分类方式最常见地用于描述系统安全事件。

答案: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

Q7. 数据恢复工程师在面对复杂的数据损坏情况时,通常最依赖的技能是()。

答案:对存储介质底层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Q8. ()不属于应用程序日志的内容。

答案:操作系统内核的版本信息

Q9. 拒绝服务攻击最常见的症状是网络资源的( )

答案:访问速度变慢或无法访问

Q10. Filebeat是()项目的子项目,用于轻量级日志采集。

答案:ElasticStack

Q11. ()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止 Web 会话劫持。

答案:使用HTTPS加密传输,将Cookie设置为HttpOnly

Q12. 恶意代码在系统中长期潜伏而不被发现的一种方法是()。

答案:伪装成正常的系统文件或程序

Q13. 恶意代码为了避免被安全软件检测到,通常会采用()技术。

答案:加壳技术

Q14. 恶意代码为了最大化破坏效果,通常会选择攻击系统的()。

答案:系统内核

Q15. 数据恢复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答案:诊断数据丢失的原因

Q16. 在数据恢复过程中,()类型通常是最难恢复的。

答案:物理损坏

Q17. 在ext文件系统系列中,从()版本起开始支持日志记录功能。

答案:ext3

Q18. Linux系统日志通常存储在()目录下。

答案:/var/log/messages

Q19. 恶意代码为了隐藏自身,通常会选择()的方式进行伪装。

答案:伪装成正常文件

Q20. 在处理固态硬盘数据恢复时,()的操作是不建议的,因为它可能导致数据进一步损坏。

答案:自行拆解硬盘

Q21. ()属于拒绝服务攻击的一种,其特点是通过大量合法的或伪造的请求消耗目标系统的资源,使系统无法为正常用户提供服务。

答案:SYN Flood攻击

Q22. 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IDS/IPS的特点中,()描述是错误的。

答案:IDS/IPS无法应对新型或未知的攻击。

Q23. 数据恢复技术主要针对的情况中不包括()。

答案: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Q24. 在处理系统安全事件时,()不是推荐的应急计划步骤。

答案:立即实施应急解决方案

Q25. 发现系统存在恶意软件时,应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断开受影响系统的网络连接

Q26. ()不是恶意代码常见的传播途径。

答案:官方网站

Q27. ext4文件系统相较于其前代版本ext3,主要增加了()的显著特性。

答案:引入了日志校验和以提高数据完整性

Q28. 在NTFS文件系统中,使得它能够支持更大的文件和文件系统容量的特性不包括()。

答案:随机文件读取

Q29. ()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 Cookie 窃取。

答案:使用HTTPS加密传输,限制Cookie的作用域

Q30. 在Windows系统中,()不属于使用arp命令查看ARP表时,可以看到的信息。

答案:接口名称

Q31. 数据恢复的核心目标是()。

答案:恢复数据的原始状态

Q32. 拒绝服务攻击成功后,被攻击系统的网络带宽可能会( )。

答案:被大量无关数据包占满

Q33. ()技术主要关注于修复文件系统的逻辑错误或损坏。

答案:文件系统恢复

Q34. 在清除恶意代码的过程中,不恰当的措施是()。

答案:删除可疑用户的个人数据

Q35. 查看当前计算机上所有活动的TCP连接,你应该使用netstat命令的()参数。

答案:-a

Q36. 恶意代码通常利用()进行渗透。

答案:已知的漏洞

Q37. GUID分区表相比于MBR分区表,主要优势不包括()。

答案:更快的速度

Q38. nslookup工具主要用于()。

答案:查询DNS记录

Q39. 恶意代码是指()编写的,具有破坏、干扰或窃取用户信息的程序代码。

答案:黑客

Q40. 系统日志的主要功能是()。

答案:记录操作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事件

Q41. ()的行为不是恶意代码潜伏时的典型特征。

答案:占用大量计算资源

Q42. 防火墙的特点中,()的描述是正确的。

答案:防火墙可以配置为允许特定类型的流量通过。

Q43. 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措施能大幅减少恶意代码感染的风险。

答案:禁用自动运行功能

Q44. ()不是防御拒绝服务攻击所要面对的难点。

答案: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

Q45. Kibana()项目的组件,用于可视化日志分析。

答案:ElasticStack

Q46. ()不属于系统安全事件。

答案:硬件故障

Q47. ()的原理是通过利用网络协议的缺陷或漏洞,发送大量请求导致目标系统资源耗尽,从而实现拒绝服务的目的。

答案:SYN Flood攻击

Q48. 个人用户需要使用数据恢复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场景不包括()。

答案:系统提示内存不够

Q49. Linux中,应用程序日志文件的默认位置通常在()。

答案:/var/log/app

Q50. 防御拒绝服务攻击面临的一个主要难点在于()。

答案:攻击的分布式特性

Q51. 数据恢复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分析存储介质的底层数据,(),然后利用相关算法和技术手段将数据重新构建并恢复到可识别的状态。

答案:定位数据丢失或损坏的位置

Q52. ()不是ping命令执行后可能的结果

答案:解析失败

Q53. 在拒绝服务攻击防御中,()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和分析网络流量。

答案:入侵检测系统IDS

Q54. ()日志级别用于记录一般的运行时信息,通常用于报告服务运行情况。

答案:INFO

Q55. 使用()命令可以手动添加一个静态的ARP条目。

答案:arp -s

Q56. 在企业环境中,数据恢复技术主要用于()。

答案:恢复因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

Q57. 固态硬盘中的TRIM命令对数据恢复的影响情形是()。

答案:可能增加数据恢复的难度,因为TRIM会主动擦除不再使用的数据块

Q58. ()工具不是用于日志采集的。

答案:Elasticsearch

Q59. 恶意代码常通过()传播。

答案:社交媒体植入链接

Q60. Wireshark是一个网络协议分析器,它不可以用于()场景。

答案:检测网络延迟

Q61. Linux中,安全日志通常存储在()目录下。

答案:/var/log/secure

Q62. ()设备在拒绝服务攻击防御中起到缓冲和缓解攻击压力的作用。

答案:智能网关

Q63. 为了防范恶意代码的侵害,组织通常采取的策略中不包括()。

答案:禁止员工远程操作

Q64. 恶意代码渗透技术的任务是保证恶意代码能够植入到()中。

答案:目标主机

Q65. 在应对拒绝服务攻击时,()属于应急响应措施。

答案:启用流量清洗和限制功能

Q66. 查看计算机上正在监听的TCP和UDP端口,应该使用netstat命令的()参数。

答案:-t,-u

Q67. ()是通过消耗目标系统的资源来达到攻击目的的。

答案:SYN洪水攻击

Q68. traceroute命令用于显示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由节点,()是正确的使用方法。

答案:traceroute www.baidu.com

Q69. NTFS文件系统相比FAT32文件系统,()不是其主要优势。

答案:读写大量小文件时,速度更快

Q70. 恶意代码通常通过()实现自启动。

答案:修改注册表

Q71. 在使用网络诊断工具时,()的场景适合使用ping命令。

答案: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Q72. 恶意代码在感染系统后,为了避免被发现,通常会选择()的行为方式。

答案:定期清理痕迹

Q73. 使用ping命令时,()不是需要输入的参数。

答案:端口号

Q74. 在专业数据恢复领域,()软件因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适用性而被专业人士广泛推荐。

答案:Ontrack Easy Recovery Professional

Q75. 当你的windows系统无法打开某个常用网站,你怀疑是域名解析出的地址不对时,可用()对DNS解析结果进行分析。

答案:nslookup

Q76. ()不属于拒绝服务攻击的预防性防御手段。

答案:实施入侵检测系统IDS

Q77. 在使用Tracert命令时,默认的超时时间是()秒

答案:3

Q78. ()措施可以有效防御 Web 服务溢出攻击。

答案: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限制用户输入的数据长度

Q79. 比较有效、免费且开源的数据恢复工具包括()。

答案:TestDisk

Q80. ()日志级别用于记录严重的错误,可能导致应用程序中断。

答案:ERROR

Q81. Linux操作系统通常使用的文件系统是()。

答案:ext4

Q82. 如果计算机感染了恶意代码,()不是推荐的清除步骤。

答案:立刻删除可疑文件

Q83. 恶意代码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目的是()。

答案:破坏数据和系统

Q84. 在网络性能优化方面,()工具可以帮助你分析网络流量。

答案:Wireshark

Q85. 关于拒绝服务攻击的描述,()是错误的。

答案:拒绝服务攻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目标系统免受恶意攻击

Q86. 在使用nslookup命令时,如果要查询一个域名的MX记录,应该使用()参数。

答案:-q

Q87. 安全日志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检测和调查安全事件

Q88. 当恶意代码试图破坏系统时,它的行为不包括()。

答案:隐藏在后台静默执行

Q89. traceroute命令的输出结果中,每个路由节点的延迟时间是由()计算的。

答案:计算每个路由节点之间的往返时间

Q90. ()不会触发系统安全事件记录。

答案:系统时间同步更新

Q91. ()不是恶意代码实现自启动的常见手段。

答案:通过网络远程激活

Q92. 恶意代码在感染系统后,为了持续存在并避免被清除,通常会选择()的自我保护策略。

答案:篡改系统设置

Q93. 恶意代码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崩溃、数据丢失或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是恶意代码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案:木马病毒

Q94. Splunk是一个商业日志分析工具,它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答案:病毒检测

Q95. 在数据恢复技术中,针对存储介质物理损伤的恢复通常属于()

答案:硬件恢复

Q96. 发生()的情况下会触发系统安全事件记录。

答案:用户成功登录系统

Q97. Web 会话劫持通常利用的漏洞是()。

答案:跨站脚本攻击XSS

Q98. 在使用nslookup命令时,如果要查询一个域名的A记录,应该使用()参数。

答案:-q

Q99. macOS操作系统主要使用的文件系统之一是()。

答案:HFS+

Q100. Web 服务溢出攻击通常发生在()。

答案:应用层

0x05-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单选(401-500)
https://owenwoow.com/posts/2025/09/04/0x05-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单选401-500/
作者
Owen_W
发布于
2025-09-04
许可协议
CC BY-NC-SA 4.0